極致的簡約就是豪華?埃安Hyper GT內飾公佈 懸浮屏科技感十足
2月21日,廣汽埃安在廣州“另一個美術館”舉辦藝術鑑賞會,鑑賞新車Hyper GT內飾設計語言的同時,也向廣大媒體正式公佈了新車的內飾設計。整個鑑賞會的基調,甚至連“另一個美術館”自身的風格,都是極簡風。我們在穿過又高又窄的白色狹長走廊之後,才真正進到美術館裡面。這種壓抑過後得到釋放的感覺,或許也是廣汽設計團隊想要藉機表達的設計思想。
當然這天的主角一定是我們的Hyper GT,這也是這臺車首次在媒體面前公開自己的實車內飾。在現場,廣汽的中外設計團隊花了大概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講解Hyper GT的內飾設計理念。我認爲,廠家的設計師有權利和義務講解自己對設計的表達方式,而作爲普通人,我們應該更看重車輛的本質,畢竟設計師玩花活他能掙設計費,我們買車是付出的自己的真金白銀。
本文將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簡單聊一聊Hyper GT的外觀設計,而第二部分則是分享它的內飾。
外觀設計:樸實的糖醋排骨配異國紅酒
從現場的情況來看,雖然廣汽設計師張帆也參與了設計,但Hyper GT的主要操刀手似乎是一羣外國人?他們在現場大談各種設計理念,其主要核心思路,一個是極簡,另一個則是實用主義,並多次強調設計應該“形式服從功能”,那Hyper GT是這樣的一臺車嗎?
從Hyper GT的外觀來看,它的設計師不單讓設計服從了功能,還讓設計“屈服”於車輛的價格和車型定位,雖然價格還沒有對外公佈,但可以肯定,Hyper GT的定價不會過於離譜,其產品的受衆仍然是大衆消費者。從設計和價格的角度來看,Hyper GT確實做到了“形式服從功能”。
Hyper GT的車頭設計有些保守,不過得到這樣的評價並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因爲在電動車爭奇鬥豔的今天,Hyper GT的車頭並沒有摻雜複雜的設計元素,其根本基調仍然以“極簡”爲主,在設計師眼裡,也許一臺車好用好看就可以了,沒必要過分的去設計。同時,這樣的外觀也是爲了搭配其極簡的內飾風格,如果外觀過於花裡胡哨,而內飾又很“樸素”的話,那外觀和內飾的設計師怕是得先掐起來,爭個你輸我贏。
整車的風格有較強的流線型,符合其GT的定位,車身從中部開始向後努力降低自己的視覺重心,並終於在尾部達到了一種視覺上的平衡,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和美感。不過由於車身並不算長的緣故,整車的側面看上去確實有些小家子氣,如果這車的車身能夠超過5米2的話,那它看上去絕對會比現在更漂亮一些。
要說最亮眼的肯定是它前座上掀式的開門方式,曾經這樣的設計只存在於百萬級以上的超跑或者汽配城的小改裝店裡,而現在Hyper GT也用上了這種獨具一格的開門方式。如果說全車都在強調簡約簡單的設計語言,那這個上掀的開門方式一定是設計師之間溝通無果的“遺留物”,就像是某個設計師以辭職爲要挾才保留下來的設計,單看沒啥毛病,但仔細一看,或者說看久了之後就會懷疑這羣設計師真的只想造一臺家用轎車嗎?
總體來說,Hyper GT的外觀其實挑不出什麼毛病,而這個上掀的開門設計也確實是加分項,兩者造成了一定的視覺衝突,讓人不禁懷疑其設計團隊內部到底藏了多少“野心”。就像這一小段的標題說的一樣,Hyper GT的外觀可以說是一份地道的糖醋排骨,可當它掀開車門的時候,就如同突然端上來的一杯紅酒一樣,讓人搞不清楚這到底是在吃中餐還是西餐。也許這就叫中西合璧吧。
其實在電動車領域,同質化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了,設計師絞盡腦汁的試圖和其他產品拉開差距,所以在未來,我們一定能看到各式各樣爭奇鬥豔的電動車出現在市面上,Hyper GT或許是這一時代的開始也說不定。
內飾設計:極簡風格做減法,內飾純白讓人不好下手
要說Hyper GT內飾給我的第一印象,那就是白。
這種白真的讓人窒息,如果不是中控臺用白色容易反光的話,我想設計師肯定也會給它配上白色吧。目前還不知道其他內飾顏色的觀感如何,但至少這個白色確實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充滿了極簡主義的味道。
不過,純白色的內飾確實好看,但它是否好用呢?用幾年之後,這白色內飾還會這麼“白”嗎?反正我在這裡必須打出一個問號,因爲這一切只有交給時間才能知道答案。在我看來,想要做出樸素的內飾氛圍也不一定非要用白色,比如可以嘗試一下北歐風格里的水泥灰或者淡藍色等等色調,或許同樣可以做出類似的效果。當然設計師自然有自己的考量,我在這裡算是多嘴一句吧。
Hyper GT的內飾有一定廣汽家族化的設計在裡面,比如方向盤的造型就像GS8車型上的變種;方形的中控屏仍然有其他廣汽車型的影子。不過這樣說起來也多少也算有些牽強,我們還是能從Hyper GT上看到它自己的設計和獨特的一面。不過Hyper GT基本遵循的是“做減法”的設計理念,這一點上相信沒有人會質疑。
比如,Hyper GT有一種“捨不得”多給用戶按鈕的感覺,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依靠大屏幕來完成,就連換擋的方式也變成了奔馳的懷擋,這就讓中央扶手區域留下了大面積的空間,如同美術作品的留白一樣。這種設計頗有藝術感,確實符合“簡約”的基調,但在我看來,有些必要的功能恐怕保留實體按鍵會比較好?不過一旦加入了實體按鍵,整體簡約的氛圍感也會被破壞。在實用和設計之間,廣汽設計師恐怕還是向設計進行了妥協,只能說這是目前的主流思想,想要“忤逆”恐怕有些困難。
有一點讓我非常滿意,那就是Hyper GT的設計師沒有傻乎乎去“堆砌”車內屏幕的數量,以增加和強調所謂的科技感。設計師的思路其實非常剋制,僅用一個主屏就解決幾乎所有的人機交互需求,同時駕駛員儀表的面積也相對小巧,沒有搞得很誇張很炫酷,實際上一點也不直觀不好用。
有的品牌粗俗的認爲屏幕就是“科技”,恨不得在自己車子的座椅上都裝屏幕來營造所謂的“人機交互”。其實這種膚淺的想法並不能帶給車子任何科技感,相反會讓人覺得很LOW很低端,沒有核心的設計思維,思之引人發笑。
總之,Hyper GT的內飾設計有它的功力在那裡,這種功力可比某些小廠來得深厚實在,這也是我喜歡它的主要原因。雖然仍然一些不足之處,但我願意和這樣的內飾相處,這一點就足夠給它很高的評分了。
總體來說,Hyper GT現在仍沒有上市,留給它的改進時間和空間還很充足,也許設計師可以再想一想自己在藝術鑑賞會上的發言,看看這裡面有哪些已經在Hyper GT的樣車上實現了,哪些還處於空談的階段。不管結果如何,Hyper GT這車其實還是蠻讓人期待的。